永安楼的火爆情况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料,这种经营模式的酒楼,还是第一次出现在东京城内。
宾客们接踵而至。
赵盼儿面对着如此火爆局面,老板娘相当欣慰,继续充当着幕后指挥,在前面担任管事的则是张好好张行首。
不得不说,张好好混迹京师多年,又常年跟达官显贵接触,在教坊司里担任行首,对于这些事情做的得心应手。
连三娘都对着盼儿感叹道:“要是没有张行首来帮忙的话,我跟引章两个人还真撑不起如此大的场面。”
三娘还低声跟盼儿说,后面有机会的话可以让侯爷帮帮张好好,帮这位张行首脱离贱籍。
赵盼儿在听到后,她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,三娘跟引章她们如今都还不知晓张好好真正的‘狼子野心’。
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
而这位张行首红裙飘扬,意在能够飘到武运侯府的后院当中,甚至还说自己甘愿做侯爷圈养在府外的外室?
骗鬼呢!
赵盼儿不再去想张好好的事情,而是一门心思在幕后管理永安楼,同时也认真准备着三个月后的大婚。
订婚后便是正婚。
赵盼儿她如今还能够在这永安楼背后管理差事,可如果等到她嫁入侯府,再长时间到酒楼来,就会很不方便。
尽管陆泽非常尊重她,但赵盼儿的心里清楚,女子在嫁给夫君以后,心思就应该要放在丈夫跟家庭上面。
届时,赵盼儿的生活重心就要转移到武运侯府,永安楼跟金玉满堂只能算是她侯府生活当中的绿花点缀。
“新的生活啊...”
赵盼儿神色恍惚走神,思绪却飘到遥远未来,她这一刻神色极尽温柔,情思环绕在情郎陆泽的身上。
......
陆泽除了在开业当天到过一次永安楼,这段时间都未曾再去过,因为陆侯爷的工作节奏真正加快起来。
官家跟皇后娘娘都决定,要跟辽庭通力合作去对付那西夏定难军,陆泽则是被视为朝内统率宋军的不二人选。
在如今的东京城内,武将勋爵并不算少,朝堂上甚至还有从太祖、太宗时期活到现在的老将。
诸如覆灭南唐的大将军徐彬,比如曾跟随太宗北伐的枢密院指挥使林斛,皆是武将魁首。
可问题是这些老将军年纪太大,早便不复当年之勇,而在中生代将领里,放眼望去,竟然也没有能够挑大梁。
太祖皇帝当年杯酒释兵权,使得武将权柄被深深限制,而后,太宗跟如今的真宗皇帝发动北伐,更是输多赢少。
大宋王朝虽极其繁华,可军事力量却相当薄弱,单单是从领军将领这一块便足以看得出来。
陆泽这才能够如此轻松的跻身进入到权力核心区域,有着皇后娘娘跟萧钦言大奸相作为盟友,再加上赵虞力荐。
年轻武运侯要真正登上历史舞台,尽管这并不是真实历史世界,属于是架空世界。
“陆侯。”
“皇后娘娘下旨,您的婚礼将会由大内来负责全权操办,这等规格待遇,哪怕是寻常皇室宗亲都不见得有啊。”
皇宫之内。
宦官主事看向陆泽眼神尽显谄媚,这段时间的武运侯经常出入皇宫,俨然成为皇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。
陆泽淡笑道:“本侯自然感激陛下跟皇后娘娘恩宠,此番差事也要辛苦大内帮着里外操办,本侯先行谢过。”
陆侯的话让宦官惶恐见礼:“侯爷这是哪里的话,咱们能够替侯府操办这些事,乃是万世修来的福气。”
陆泽很快离开皇宫。
伴君如伴虎。
皇帝赵恒将偌大的权柄交由在陆泽手上,这段时间时常将陆泽叫入宫中,行着那所谓帝王之道。
暗中敲打自然是难免的。
之前耶律宗盛曾在订婚宴上故意使诛心之举,尽管被陆泽反将了一军,可对方那番话还是传入到了官家耳朵里。
大宋朝本就是凭借着军权立国,太祖太宗皇帝都极其忌惮武将,担心他们会拥有太多不受限的权柄。
真宗赵恒自然不例外。
尽管官家沉迷于神鬼之道,如今对陆泽又相当看重,可帝王多疑性格,赵恒对陆泽自然不会完全信任。
陆泽对此并不介意。
“官家...”
“如今其实也是强弩之末。”
陆泽跟赵恒接触的这几日,对于皇帝陛下的身体状况看得格外透彻,赵恒他的身子骨,如今已是油尽灯枯状态。
估计驾崩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。
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皇帝陛下会选择在今年去册立太子,齐牧那些清流们最想要看见的事情终于还是要实现。
只可惜清流们一蹶不振,朝堂上诸方势力已经重新进行洗牌,不出意外等到新朝后,还会重新进行权力洗牌。
所以这次大宋朝才会同意跟北辽庭合作去对付西夏,如今西夏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仰仗两国鼻息生存的小国。
大宋跟辽庭都需要面对同样问题,那就是各自皇帝的身体都有问题,只不过辽庭那位辽圣的状态更加糟糕。
“不去想那么多咯。”
“我还是先结婚吧。”
陆泽嘴角微微扬起,不管大宋朝朝堂的权力如何洗牌,他注定是要进入到那个最核心权力圈子当中。
......
炎热夏日很快过去。
东京城内,各色鲜艳花朵开始缓缓从枝蔓上凋落,秋风渐吹起,京城的天气随着几场小雨过后而变得凉爽。
秋高气爽。
武运侯的婚礼会在这一月进行。
整个侯府都焕然一新,府内所有人都在忙碌着侯爷的大婚,种种排场要远胜过三个月前的那场订婚宴。
在大婚之前,陆泽带着赵盼儿回了趟钱塘,后者从来到东京城后,这一年都没有回过钱塘。
宋引章陪着陆泽他们一起,只有孙三娘选择留在东京城看家,赵盼儿知晓三娘为何不愿意回去。
偌大舟船行驶在汴河之上,东京城在陆泽他们视野当中渐渐消失,赵盼儿轻叹道:“三娘其实想回去看看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