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水悠悠,历经万年而不绝。 数百年前,亦或是数千年前,具体的时间已经无人知晓了。 相传,在许久之前,汉水并非只有今天的一股水流。 自现今汉水所在为起点,朝着东方而去,曾经有另外八条河流,同样发源自汉水上游。 这九条河流,若是花在地图上,却像似一个抽象的凤凰。 早期的楚人不知道是听说了这个传说,还是曾经切身经历了九河并流的时代。 楚国人的图腾就是九尾鸟,甚至后世的楚国发源地,湖北一地更是被人称呼为“天上九头鸟,地上湖北佬”。 这说的就是这个往事。 韩奴带领着军队,走过了邓州城之后四十余里,忽然发现了此地地貌很是奇怪。 一条条山岗、坡底近乎成了笔直的线条,自北方朝南方而去。 他粗略数了一下,这种奇怪的山岗都有七八条之多! “牛老,此地可有蹊跷?” 韩奴询问黑衣司派来充当向导的密探牛羣道。 牛羣笑道:“将军有所不知,此地虽然土地贫稀,然而早在数百年前,楚国初兴的时候,此地可是大大有名啊!” “哦?”韩奴疑惑道:“这些土地,虽然不能说是寸草不生,但是生长的庄稼,也是不如人意的,某并不知几百年前,此地有何缘故?” 牛羣笑道:“将军,曾子盗牛就发生在此地!” “曾子?儒家的曾子?” 在牛羣的解释下,韩奴才知道,原来这个曾子并不是儒家的那个曾子,这人的年代要更加的久远。 楚人从荆巴大山之中走出来之后,因为商朝已经在各处适合居住的地方建立了城市,是以,诸多诸侯国,对于楚人却是排斥的。 这段历史,铭记与楚人内心里,甚至在楚国强大之后,都曾经发出声音:吾蛮夷,不尊周也。 在楚国最为艰难的时候,曾经不停地迁移都城,在打败了邓国之后,楚人便将都城迁移到了淅川、邓州襄阳一代。 因为楚人不遵从周礼,是以,列国便吃饭睡觉打楚国。 楚国四处逃避,这建立的都城,自然就多了。 在后世的老河口古城水库,就有楚国的都城遗址,这遗址一直到五几年都还能看到夯土城基。 在牛羣的解释下,韩奴才明白,原来有一个市人名唤曾子,住在楚国都城城郭里,因为家里穷,没有祭祀神灵的贡品,于是偷了别人家的牛,用来祭祀神灵……然后被人告发到了官府里。 这件事的具体处理结果,早已遗失在历史长河里。 但是关于曾子盗牛的典故,却是在附近人们中口口相传。 韩奴站在一处高坡上,四下打量一番,暗自叹息道:古人的智慧,当真是无穷尽啊! 此地山坡虽然不陡峭,但是,一面是连绵的山峰,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,在这高岗上修建城池,当真是易守难攻。 “来人!” 韩奴道:“给君上写信,告知此地的地势,若是吾国能够在此地筑城,依托着不远处的汉水,当真是易守难攻之地……” 他不知道的是,汉朝时候,此地起了一座城池,名唤赞城…… 韩奴在高岗上休息一天,第二日带领着军队,到了汉水之畔。 伐木,伐竹,打制竹筏,第三日,韩奴带领着军队进入了汉水。 他要开创一个自古所没有的军事奇迹。 延绵山路八百里的汉水,将承载着华国士卒,创造一项军事奇迹。 汉水曲折,周边密林处处,甚至鳄鱼都有生长。 韩奴带领着军队踏入汉水的第二日,就过了淅川。 刚刚进入密林丛生地段,河谷里的鳄鱼群忽然发起了袭击,一时不查之下,华军伤亡十几人。 杀散了鳄鱼群,韩奴带人上岸,寻找一处地方,埋葬了阵亡的士卒,然后又在岸边留下了标记,再次踏上了竹筏。 淅川之后,就是后世的十堰所在地,这个时期,这一片全是茂密的森林。 待到了一个月之后,华军携带的粮草已经见了底。 韩奴只得让士卒一边捕捞鱼虾,充当军粮,一边继续前进着。 这里群山环绕,水道曲折,险滩暗礁处处,待到韩奴出征了一个半月之后,终于再次见到了人影。 此时,华军因为长久缺乏蔬菜,许多人都已经牙齿流血了。 劫了一个小村落,全军吃过了一顿粮食之后,韩奴半是猜测,半是瞎蒙的问明白了这地方的具体位置。 原来,此地已经进入了秦国范围。 略微整顿了一番军队,韩奴带着人朝最近的乡镇扑去…… 却说韩方。 自从自新函谷关出征以来,已经绞杀了数波秦军探子。 虽然为了防备走漏消息,韩方执行了扫荡清野的策略。 但是,华军进入了崤函古道的消息,还是被秦国知晓了。 当即,秦国发起了紧急动员,抽调周边的军队,朝函谷关而去。 在齐地的探子已经查明了华军手中掌握的有一件大杀器。 只要华军祭出了此物,不管是对么坚固的城墙,都会被炸成了废墟。 因此,往日里无往不胜的函谷关,却是让秦王有些担心。 他亲笔给函谷关守将写了诏令,告知他一定要守住了函谷关。 韩方坐在一个巨石上面,双手捶打着酸软的膝盖,嘴里却是骂骂咧咧的。 这条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,不知道经过多久的碾压,坚硬的巨石山谷上,已经被碾压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。 华军运送粮草的车辆,必须要顺着车辙前进,才能够平稳的踏入秦国土地。 若是稍微有一个不小心,粮车的车轮就会被车辙别断的。 韩方捶打了一番,扯着嗓子问道:“诸位,都休息够了吗?” 裨将一边拍打着酸软的小腿肚,一边骂骂咧咧地道:“真他娘的想找个地方躺一下,这山路走的,实在是太累了啊!” “别抱怨,若是打下了函谷关,本将就放汝三天假期!”